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为什么称为“梨园”,有哪些历史渊源!

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,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。因此,我们要努力汲取知识,收集能力,绽放自己的清纯之花,让世界万紫千红,希望我的文章能为大家贡献一点力量哦!
我国古代用“梨园”称呼戏班子,延续到现代,“梨园”一直做为戏曲界、剧团的代名词。
“梨园”与传统戏曲联系到一起,并成为戏曲界的称谓,其中的历史渊源要从唐玄宗说起!
唐玄宗李隆基酷爱音乐、舞蹈、戏曲等艺术,在宫里有上千名歌伎、舞伎。唐玄宗专门把这些伶官安排在一处禁苑练习歌舞,以供自己平时娱乐和宫中宴会时歌舞助兴。
此处禁苑内栽了百余株梨树,称作梨园。梨园内设有宫殿、酒亭、球场等,成为专供皇室及达官贵族娱乐的休闲场所。
唐玄宗通晓音律,亲自担任“校长”,选伎部子弟,在梨园受教。每当发现音律有误时,便给其指正,这些子弟号称皇帝的梨园弟子。
宫中有时候也会请一些文人名士为梨园编撰节目,或请些专门人士到梨园亭内,教习乐工演习乐曲,宫女演唱习舞。这些在梨园学习过的弟子都称作梨园弟子!
我国的戏剧艺术在此时正式形成,梨园也就成为我国戏剧的发源地,唐明皇也成为戏班供奉的祖师爷。
直至现在,我国各民族的戏曲剧种大概有三百六十多种,很多剧种追溯源头都在梨园。所以戏曲界一直称作“梨园界”,从事戏曲的人员称作“梨园子弟”,几代从事戏曲行业的称作“梨园世家”等。
中国戏曲作为我国著名传统艺术之一,是我国璀璨文明的一部分,也是我们浩瀚华夏文明的耀眼明珠,需要我们去传承发扬!
(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)在这个世界上,一星陨落,黯淡不了星空灿烂,一花凋零,荒芜不了整个春天。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。——致我最亲爱的读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