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vm逻辑分区(创建)与标准分区的区别
一、 标准分区
定义
标准分区是指在安装系统或配置磁盘时直接创建的固定大小的分区。每个分区对应磁盘上的一个物理区域,有固定的起始点和结束点。
特点
简单直观:标准分区的管理相对简单,适合对磁盘管理要求不高的用户。
固定大小:一旦创建,分区的大小就固定了,无法在不删除分区的情况下调整其大小。
直接使用磁盘空间:没有额外的管理层级,因此性能上可能略优于LVM(尽管这种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忽略不计)。
灵活性差:由于分区大小固定,当某个分区空间不足而其他分区有空闲空间时,无法通过简单的操作来重新分配空间。
二、LVM分区
定义
LVM是一种更灵活的磁盘管理方法,它允许用户在逻辑层面上管理磁盘空间,而不是直接在物理层面上进行划分。通过LVM,用户可以创建和管理逻辑卷,这些逻辑卷可以跨越多个物理磁盘,并且可以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动态地调整大小。
特点
灵活性强:LVM允许用户根据需要动态地增加或减少逻辑卷的大小,而无需担心物理分区的限制。
易于管理:通过LVM命令,用户可以轻松地管理磁盘空间,包括创建、删除、扩展和缩小逻辑卷等操作。
跨物理磁盘:逻辑卷可以跨越多个物理磁盘,从而提高了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和可靠性。
快照功能:LVM支持快照功能,允许用户在不影响生产环境的情况下备份数据。
三、标准分区和LVM分区的前提知识
分区类型分为:主分区,扩展分区,逻辑分区
主分区可以用于引导操作系统,如果一块磁盘都创建主分区最多可以分4个分区(编号1-4)
扩展分区:不可以直接使用,可用于创建更多的逻辑分区。
逻辑分区:可以正常使用,但不可以引导操作系统,常用于存储数据、应用程序和其他非系统文件。从编号5开始。
分区表:创建了分区,分区容量、起始位置等分区信息就是存储在分区表,分区表常用有两种:MBR分区表、GPT分区表。
MBR分区表:在MBR分区表中最多4个主分区或者最多3个主分区+1个扩展分区,也就是说扩展分区只能有一个,其它的都是主分区,但是它们的总个数不能超过4个,且单个主分区的最大容量为2TB(=2048GB)。
GPT分区表:在GPT分区表中,主分区和拓展分区个数最多为128个,但是拓展分区最多只有1个,而且单个主分区的大小最大容量为18EB(=18432PB =18874368TB =19327352832GB)
我们有两种分区方式:fdisk和parted
fdisk是一个较老的分区表创建和管理工具,它可以用来创建、删除、调整分区大小等,支持MBR分区表(貌似最新版也在开始支持GPT分区表),也就是说fdisk创建的分区最大为2T。
parted是一个更现代的分区工具,功能比fdisk更丰富,支持MBR和GPT分区表。
二、创建 LVM
(1)创建物理卷(PV)
#分区示例(使用fdisk)
fdisk /dev/sdb
n # 新建分区
p # 主分区
1 # 分区号
回车 # 起始扇区
回车 # 结束扇区
t # 修改分区类型
1 # 分区号
8e # LVM类型
w # 保存并退出
如下图:
又从磁盘/dev/sda上面创建最后一个主分区sda4
如下图:
# 创建物理卷
pvcreate /dev/sdb1
pvcreate /dev/sda4
(2)创建卷组(VG)
vgcreate maroon6_group /dev/sda4 /dev/sdb1
(3)创建逻辑卷(LV)
lvcreate -L 25G -n maroon6_lv maroon6_group
(4)格式化逻辑卷
mkfs.xfs /dev/maroon6_group/maroon6_lv
(5)挂载逻辑卷并设置开机自动挂载
mkdir /mnt/maroon6_data
mount /dev/maroon6_group/maroon6_lv/ /mnt/maroon6_data
vim /etc/fstab
# 添加以下行
/dev/maroon6_group/maroon6_lv/ /mnt/maroon6_data xfs defaults 0 0
效果如图: